婚前協議的必要性與普遍誤解
婚前協議不僅是財產的保護,更是一種對未來關係的負責任態度,保障雙方婚後權益。
常見誤解:是否簽署婚前協議等同於不信任?事實上,它是關於信任和共識的體現。
法律手牽手團隊
2025.06.21
婚前協議不僅是財產的保護,更是一種對未來關係的負責任態度,保障雙方婚後權益。
常見誤解:是否簽署婚前協議等同於不信任?事實上,它是關於信任和共識的體現。
婚前協議是一份婚姻前雙方共同商定的書面文件,協議雙方的財產分配、債務分擔及其他婚姻相關事項,為了保障雙方婚後權益,而提前訂立的書面協議。
原則上無違反公序良俗,大部分與對方達成共識的約定都可以撰寫在婚前協議中,常見約定的有:財產分配、生活費用、子女姓氏等,甚至到家務的分配都可以在婚前事先約定,避免婚後衍生其他的爭執。
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,指一般人在社會生活中會相互依循的生活規範或道德觀念,具體內容會依年代、社會變遷,定義也會有所不同。
還有需要注意的是,婚前協議書屬於契約,只能約束在契約簽名的當事人,對第三人不生效力。例如:在婚前協議上載明,若是雙方離婚,男方家人需要支付50萬損害賠償給女方,因男方家人沒有在婚前協議上簽名,因此此約定無效。
預防:撰寫婚前協議,明確約定財產、生活安排等事項,以減少未來可能的爭議。
修復機制:在婚姻中出現問題時,透過事先約定的事項解決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