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/法律專欄/婚前協議全解析:法律效力、撰寫內容與常見誤區

婚前協議全解析:法律效力、撰寫內容與常見誤區

法律手牽手團隊

2025.06.21


婚前協議的必要性與普遍誤解

婚前協議不僅是財產的保護,更是一種對未來關係的負責任態度,保障雙方婚後權益。
常見誤解:是否簽署婚前協議等同於不信任?事實上,它是關於信任和共識的體現。

 

什麼是婚前協議?為什麼重要?

婚前協議的定義:

婚前協議是一份婚姻前雙方共同商定的書面文件,協議雙方的財產分配、債務分擔及其他婚姻相關事項,為了保障雙方婚後權益,而提前訂立的書面協議。

重要性:

法律保障:避免婚姻破裂時產生的財產爭議。

明確雙方期待:減少未來潛在的矛盾與爭吵。

保護特殊財產:如家族企業、繼承遺產等特殊資產。

明確責任:婚前協議書可以清楚列出雙方在婚姻中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,避免因為責任不清而引發的爭執。

公平性:藉由協議,雙方可以確保婚後公平執行婚前約定的事項。

婚前協議的法律效力:成立條件與挑戰點

成立條件

原則上無違反公序良俗,大部分與對方達成共識的約定都可以撰寫在婚前協議中,常見約定的有:財產分配、生活費用、子女姓氏等,甚至到家務的分配都可以在婚前事先約定,避免婚後衍生其他的爭執。

哪些情況下可能無效?

公序良俗的定義:

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,指一般人在社會生活中會相互依循的生活規範或道德觀念,具體內容會依年代、社會變遷,定義也會有所不同。

例如:約定若是一方外遇就要裸奔在街上向公眾道歉,裸奔的行為就違反公序良俗,   因此此約定無效!

還有需要注意的是,婚前協議書屬於契約,只能約束在契約簽名的當事人,對第三人不生效力。例如:在婚前協議上載明,若是雙方離婚,男方家人需要支付50萬損害賠償給女方,因男方家人沒有在婚前協議上簽名,因此此約定無效。

婚前協議包含哪些主要內容?

  • 財產相關條款:
    婚前財產歸屬。婚後共同財產的定義與分配方式。
  • 債務分擔:
    個人債務與共同債務的區分與處理。
  • 特別財產保護:
    家族企業、遺產繼承等條款。
  • 生活安排與特殊約定:
    子女教育與扶養的基本規劃(法律允許範圍內)。子女姓氏。雙方在婚姻期間的義務與期望。
  • 終止與變更條款:
    明確約定在何種情況下可以修訂或終止協議。

婚前協議撰寫的注意事項與常見誤區
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婚前協議書是在雙方達成共識時在婚前共同擬定的契約,在契約自由原則的保護下,只要不是暴利行為、欺騙、違反公序良俗等情況下,原則上內容要怎麼約定都可以喔!
  • 常見誤區:
    外遇條款:若是一方在婚後發生外遇行為,條件預設為「若是一方外遇則要無條件離婚」是無效的,因離婚的條件是無法預先設立的,若是將條款改成「若一方婚後發生外遇行為,同意給付-----元給對方」,此條款就會成立喔!
  • 性愛條約:在離婚的訴訟中,常見的離婚原因有夫妻雙方長期沒有行房行為,導致婚姻破裂而訴請離婚,行房的次數是沒有辦法在婚前事先約定的,因牽扯到個人性自主權及違反公序良俗,因此這類的條款都會被法院宣告為無效。

婚前協議的風險與解決之道

  • 1.增加不信任感:簽訂婚前協議時,對方可能會質疑說是否是不信任對方才會與對方在婚前簽訂協議;但婚前協議是保障雙方權益,並不單單是保障自身而做出的約定,且簽訂婚前協議書也能避免婚後因各種原因產生的紛爭。
  • 2.違反法律規範:雖然大多條件事先約定是有法律效力的,但若在訴訟中,法官不一定會全盤接受婚前協議的內容,法官仍可對協議內容進行審查,會建議雙方初步有共識時可一同向律師諮詢討論,避免約定內容無效,制定完整的婚前協議書。

婚前協議的預防與修復機制

預防:撰寫婚前協議,明確約定財產、生活安排等事項,以減少未來可能的爭議。
修復機制:在婚姻中出現問題時,透過事先約定的事項解決問題。

結語:婚前協議不只是保護,更是一種責任,會建議雙方初步有共識時可一同向律師諮詢討論,避免約定內容無效,制定完整的婚前協議書。

立即預約
reservation

法律手牽手

立即預約專線

平日:
09:00-21:00
週末、國定假日:
09:00~18:00

24小時緊急陪偵專線

即刻LINE,專人解答

婚前協議全解析:法律效力、撰寫內容與常見誤區